布局电动化,广汽本田发布全新品牌“e:NP极湃”
2022-03-31 05:47:13 来源: 华夏时报
关注河南热线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凯 翟亚男 北京报道

自2022年开始,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就在不断上涨。对于消费者而言,油价的每一次变动都关乎切身利益;而对于汽车行业而言,油价的上涨带动汽车销量都发生了变化。从2月份的细分销量可以看出,新能源车成为了当前市场的主流车型。因此,加快电动化转型成为了当前车企关注的重点。

3月29日,广汽本田发布了全新电动品牌e:NP,中文名称为“极湃”。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森山克英表示:“在e:NP这个品牌名称当中,‘e:’,代表‘electric’(动力)和‘energize’(电能)。为表明拥抱‘New/Next’次世代,创造新价值的含义,更是在‘e:’之后加上了大写的N,组成了全新的‘e:N’系列。同时这也是象征着Honda在中国开启全新篇章的标志性矩阵,正式启动电动化事业。”此外,极湃品牌旗下首款车型极湃1同步亮相,而极湃1正是广汽本田在2021年广州车展上亮相的新车e:NP1,该车定位紧凑型纯电SUV,将于今年上半年上市。

推动广汽本田电动化发展

作为本田在华最早的汽车合资公司,广汽本田开展电动化转型的时间并不算晚。早在2016年,广汽本田就导入了i-MMD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推出了雅阁锐混动、凌派锐•混动、奥德赛锐•混动和皓影锐•混动车型。截至目前,广汽本田锐•混动联盟累计销量已突破30万辆。

不过,相较于其他车企在纯电动车领域的布局,广汽本田的脚步稍微慢了一些。宝马、大众、通用等传统车企在去年就发布了各自的转型规划。其中,大众汽车更是一口气推出了ID.4、ID.6、ID.3三款纯电动车型。而广汽本田此前在纯电动领域只有VE-1+和绎乐(EA6)两款车型,并且均悬挂广汽新能源的车标。因此,这两款车并没有收获较大的关注。不过,随着极湃品牌的到来,广汽本田也将迈入新的台阶。

作为广汽本田纯电动品牌极湃的首款车型,极湃1有着非常明显的“本田味”。在这个电动化成为主流的时代,各个车企都在注重智能化的比拼,往往忽略了驾驶乐趣。为此,极湃1采用了全新智能高效纯电架构e:N Architecture F,整合三合一高功率驱动电机、大容量•高密度电池、高刚性纯电动车专属车架以及底盘平台,为消费者带来不一样的动感体验。

此外,极湃1在智能化方面也没有落后。e:N OS全栈智控生态系统将Honda SENSING安全驾驶辅助系统、Honda CONNECT 3.0纯电动车专用版本,以及基于HMI系统打造的智能数字座舱融为一体,使极湃1实现从被动智能到主动智能的进化。此外,极湃1还搭载Honda首发的DMC驾驶员状态感知系统,通过识别用户表情,车机系统会与驾驶员进行有温度的交互,进一步丰富驾乘体验。

全面开启电动化时代

自成立以来,广汽本田一直致力于对产品的研发和更新换代,旗下产品涵盖了轿车、SUV与MPV所有车型。2022年2月,广汽本田迎来了新的历史高光时刻——累计产销量达到900万辆,成为广汽集团旗下首个突破产销900万辆的企业。

如果说广汽本田锐•混动联盟是其冲击900万销量的一大助力,那么广汽本田极湃1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电动化的转型成功与否。

根据规划,广汽本田会对极湃品牌旗下产品持续投放,到2025年以每年1款的节奏持续推出全新品牌系列电动车型。此外,广汽本田还将针对极湃品牌,在产品研发、生产制造、销售渠道和服务模式四大领域进行创新性整合。并且,在销售渠道方面,广汽本田将采用“线上”、“线下”双渠道相融合的销售方式,其中线上以APP端、PC端打造虚拟场景,线下端则以商超、电动化销售服务店为主体,实现新车交付以及售后服务等功能,为用户带来更便捷的购车体验。

在品牌建设方面,极湃品牌也将采用“线上”、“线下”交互模式,持续深耕燃油车时代所创造出的“广汽本田躁梦节”、“Fun Link创享车生活”等共创文化价值。其中,线上以广汽本田APP为平台,通过圈子、车主共创等内容板块,结合会员积分体系及车友会等,在广度方面兴趣共创;线下,以电动化销售服务店生活区为基础,围绕粉丝、同城会等开展社区运营,在深度方面情感共创。

此外,广汽本田打造的新能源专属工厂也将于2024年投产。该工厂除了全面应用5G技术,导入多项先进智能设备及系统外,还通过对零件库存、装配现场和物流对应等生产端的“智能化”革新,构建产品灵活制造能力,实现对产品个性化需求的快速应对,打造Honda“智能”、“低碳”工厂的标杆。

汽车分析师张翔表示:“新能源车市场走俏的大多还是造车新势力们,但随着传统车企的加入,这样的情况无疑会发生变化。毕竟传统车企靠着多年的燃油车用户积累,口碑和认知度有着天然优势。随着广汽本田这一类燃油车大佬入场,新能源市场或将再次发生巨变。”

责任编辑:李延安 主编:于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