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需备案,工信部出手监管车企OTA升级乱象
2022-04-22 11:47:55 来源: 华夏时报
关注河南热线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牛小欧 翟亚男 北京报道

智能电动化浪潮奔涌而至,“无智能不科技”成为各大车企较量的重点,因此OTA(汽车软件在线升级)就成为了传统汽车转型智能化的一个重要门槛。但任何新兴事物的崛起发展都不能“野蛮生长”,OTA升级的背后也伴随着涉及数据隐私、安全等方面的潜在风险。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下称“工信部”)出手,将OTA升级纳入监管,未告知用户暗中升级的行为将被明文禁止。这也意味着OTA升级被戴上“紧箍咒”,未来企业在使用该项功能时将不能随心所欲。

OTA升级背后乱象渐生

在OTA升级的快速普及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发展痛点。有车企私自在后台通过OTA篡改车辆系统,掩盖产品缺陷的;有车企依靠OTA升级制造“超前宣传”的;有通过OTA升级强制读取用户个人信息的;在去年,还有部分车企通过OTA升级对已售车辆电池输出功率进行“上锁”,人为降低充电上限,从而减缓电池衰减,并防止电池出现热失控等故障,从而导致充电速度下降、续航里程缩水,使整车产品达不到备案技术水平,让消费者权益受损。

《华夏时报》在今年“315”期间曾做过一项问卷调查,其中有12%的车主有过被强制支付OTA升级费用的不愉快经历。一位小鹏P7车主告诉《华夏时报》记者:“2021年8月购车,车子在夜间自动给我升级系统了,新系统非常不好用,这让我非常无奈。”

这些问题如果不加紧解决,不但会成为部分车企过分宣传的挡箭牌、提高身价的工具,还会形象整个产业转型提速。

在OTA升级隐患逐渐显露的环境下,工信部及时出手,于近日发布了《关于开展汽车软件在线升级备案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指出,进一步规范汽车软件在线升级(又称OTA升级),对获得道路机动车辆生产准入许可的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及其生产的具备OTA升级功能的汽车整车产品和实施的OTA升级活动,应进行备案。申请主体应是汽车整车生产企业。

《通知》从备案范围、备案要求、备案工作流程、实施安排和企业责任5个部分进行了明确。其中,备案要求:一是企业实施OTA升级活动,应当确保汽车产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技术规范等相关要求,保障汽车产品生产一致性;二是企业应依次完成企业管理能力备案、车型及功能备案和具体升级活动备案后,才能实施OTA升级活动;三是具体升级活动应采取分级备案,其中涉及汽车自动驾驶功能(驾驶自动化分级的3级及以上)的相关升级活动,应经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四是企业是OTA升级活动安全和产品生产一致性的责任主体,应在升级前后履行车辆用户告知义务;五是企业应识别升级活动所影响的电子控制系统,并保存软件初始和升级版本(集),支持实施升级追溯管理。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现在有一些消费者担心智能汽车质量不成熟,汽车软件有Bug(漏洞)。政府出面对于OTA软件升级监管,有助于消除部分消费者对智能汽车的顾虑,促进市场良性发展。

车企OTA升级不再“随心所欲”

其实,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对OTA升级的监管。

在2021年8月工信部印发了《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指出,企业生产具有OTA升级功能的汽车产品时,应当建立与汽车产品及升级活动相适应的管理能力,具有在线升级安全影响评估、测试验证、实施过程保障、信息记录等能力,确保车辆进行在线升级时处于安全状态,并向车辆用户告知在线升级的目的、内容、所需时长、注意事项、升级结果等信息。

《意见》还进一步强调了当企业实施OTA升级时,应向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涉及安全、节能、环保、防盗等技术参数变更的应提前向工业和信息化部申报,保证汽车产品生产一致性。未经审批,不得通过在线等软件升级方式新增或更新汽车自动驾驶功能。张翔认为,在软件远程升级的过程需要让用户提前知情,了解升级的目的、内容和时长。《意见》进一步加强软件升级管理,增强功能安全性,避免软件升级引发的安全隐患。

此次《通知》可以看作是在此前的监管规定外更充分的补充。《通知》明确了在OTA升级上企业不能随心所欲,毕竟汽车的OTA升级不等同于电脑、手机等一般的电子产品,不仅关乎于车辆使用者的个人安全,更涉及到了公共安全。对于OTA升级加以约束强化监管,实际上是在流程上对整车企业的一个约束。

法律界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实施OTA升级备案机制后,车企生产出来的新能源车产品,从出厂时各项数据,理论上都应处于透明、可控范围内。备案机制可以做到可追溯性,一旦涉及以设计缺陷或者质量问题,也可以在第一时间追本溯源,从而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吴志新表示,《通知》的发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管理体系建设又迈出坚实一步,这对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维护相关社会公共利益意义重大。

责任编辑:李延安 主编:于建平